劝学 荀子 以修身,终生要学习




——荀子其人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 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并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流传千古的名作《劝学篇》

《劝学》是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全文可分为阐明学习的重要性、说明正确的学习态度、论述学习的内容和途径及阐述学习的最终归宿四段。

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劝学篇》是荀子论述关于学习的传世名篇,文中反复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强调学习是人们思考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做一个刻苦学习、善于学习的人。



——学以致用是劝学的最终归宿

“学不可以己”“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等等,都是《劝学》的核心观点,告诫世人都要将学习作为人生的罗盘和灯塔。

学习是大政之要。古人云:“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意思是说,从学习中学到管理国家的学问,管理国家的学问是学习的实施。管理国家的人不学习,就无法度可以遵循奉守。领导干部掌握的知识越多,并善于应用,其思想就越解放,眼界就越宽广,胸襟就越开阔,品德就越高洁,这样才会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才会使自己更加完美,更加富有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贵在良好状态。学习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多储存一份知识,生命就丰富一分。知识储备愈丰富,其向外向上感染他人的张力和胆识就愈明显。所以,要坚持把勤奋学习作为一生的习惯来培养,作为一生的事业来追求。一是保持“半杯水”心态。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要看到自己知识的差距。时刻保持“空杯”心态,尝试归零的感受,在永不满足中不断获取知识的力量。二是做到勤于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也。求知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保持执着的学习精神,发扬“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精神,才能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三是拥有开阔胸襟。“海纳百川,有容及大。”具有开阔的心胸才能摆正位置,提高境界。学然后知不足,人们总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来磨练自身、修正不足、不断进步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水平再高,能力再强,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善于向他人学习,和他人合作,境界才能提高,思维才能开阔。

贵在持之以恒。荀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楔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只有心无旁骛,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抗得住干扰,静下心来学,循序渐进学,联系实际,锲而不舍,方能有所收获。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可以增长才干,只有学识渊博的人才能通观全局,得以担当重任。”

贵在端正学风。要把“必须学”的客观要求与“我要学”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习成为经常化、普遍化的自觉行为。读书要善假借于“学”。“登高而呼,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讲求学习方式方法。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一个真正善于读书的人,就要在“想读”和“真读”的关系上,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做到有的放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贵在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结合新时代的形势和任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向书本学习同时注重向实践学习,将学到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真知和能力。

新阶段新任务的新要求。毛泽东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曾讲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知识创新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因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加快推进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学习要求,因为许多过去未曾碰到过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加深理解、解疑释惑,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