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聚天下英才 创振兴新篇——沈阳人才“强磁场”已就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8:48:00    

在“博士沈阳行”等活动的助推下,沈阳市的人才吸引力不断攀升。2023年首届“博士沈阳行”活动便已吸引众多目光,来自海内外的博士们齐聚沈阳,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而2024年的“博士沈阳行”更是盛况空前,来自全国192个城市、517所高校的6860名博士奔赴沈阳,创下全国同类活动参与人数新高。这些亮点成绩,不仅展现了沈阳求贤若渴的诚意,更成为沈阳市人才工作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过去一年,沈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兴沈英才计划”为引领,全方位推进人才工作,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沈阳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党管人才,完善政策体系

筑牢人才工作根基

沈阳市委将人才工作置于战略高度,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加强统筹谋划。过去一年,先后两次召开重要人才工作会议,2月21日召开的沈阳市人才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人才工作,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并发布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7月10日的新时代沈阳人才振兴工作推进会议,落实辽宁人才振兴大会精神,谋划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传达中央文件精神并解读相关实施方案。

在政策优化方面,沈阳市广泛征集人才和用人单位需求,结合政策执行评估情况,对“兴沈英才计划”进行迭代升级,构建起全新的“1+4+N”人才政策体系。“1”即“兴沈英才计划”,“4”针对海外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制定专项政策,“N”则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发展。同时,积极推进产业链与人才链融合,集成电路装备、航空等多个产业集群已出台包含人才政策的产业政策,增强了政策对人才的吸引集聚效应。

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领作用,调整领导小组成员构成,并指导各区县(市)同步优化,提升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制定《沈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工作要点》,加强对各区县(市)和成员单位的统筹领导。此外,做好重要文件的制发督查工作,推动一系列人才政策和行动计划落地见效,如实施“科学家+企业家”“人才链+产业链”交流合作的“双+”行动,撮合企业与专家人才合作,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建强平台载体,壮大人才队伍

激发创新发展动能

沈阳市突出平台载体承载人才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并以浑南科技城为核心,规划建设“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科创空间。紧盯科技前沿,建设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太行实验室辽宁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辽宁材料实验室集聚人才300余名,取得2项原创性研究成果,格莱特国际研究中心正式运行;辽河实验室与沈鼓集团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太行实验室辽宁基地集聚高层次人才近百名,承接重大项目11项。2024年,沈阳市新增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级平台总数达93个,各级各类平台总数达1724个,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沈阳市多管齐下。实施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专项行动,2024年入选国家有关高层次人才计划18人,获批国家杰青2人、优青5人等,48人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评国家卓越工程师,467人入选第五批“兴辽英才计划”。开展“莘莘学子、逐梦沈阳”专项行动,深入96所重点高校推介,举办341场招聘活动,吸引17.1万名高校毕业生留沈来沈。同时,培育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组建沈阳都市圈“政校企·园”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新增技能人才8.6万人,高技能人才3.2万人。此外,加速人才团队引育,推动33个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落地,入选省“兴辽英才”创新创业团队数量居全省首位。

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区域合作

释放人才发展活力

沈阳市积极向用人主体授权,赋予345家单位人才自主认定权,自主认定人才618名;赋予驻沈高校、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兴沈英才计划”高精尖科技人才培养项目免评直享权,有效激发用人单位引才用才积极性。开展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试点,沈阳医学院、沈阳环科院、东软集团等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评价体系和评审办法,推动形成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

在区域合作方面,沈阳市积极推动“沈大长哈呼”携手参与“博士沈阳行”、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等引才活动,共同提高活动影响力。同时,推进沈阳都市圈区域人才一体化合作,“七市一区”签署《沈阳都市圈区域人才工作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构建“三协同三共享”工作机制,实现规划政策配置协同、平台信息服务共享,助推东北地区人才工作协同发展。此外,沈阳市还积极与其他地区开展人才工作交流合作,分享经验,提升自身人才工作水平。

优化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生态

增强人才归属感

沈阳市不断优化人才服务数字化平台,上线“沈阳人才”App,推动16个部门的40项服务实现网上办理,2024年提供线上服务8.5万人次,让人才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在服务事项方面,为人才提供住房安居、配偶安置、体检就医等全方位保障。2024年投入运营3.5万套人才住房,将D类人才纳入配偶安置保障范围,为1069名人才提供个性化体检服务,推动47家国有景区和部分民营景区向人才免费开放。

此外,沈阳市出台全国首个《青年友好型街区规划导则》,打造21条各具特色的青年友好型街区,丰富人才的业余生活,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通过这些举措,沈阳市努力为人才营造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让人才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向往沈阳、扎根沈阳、圆梦沈阳。

过去一年,沈阳市人才工作成绩斐然,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未来,沈阳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举措、更优质的服务,广纳天下英才,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让更多“千里马”在沈阳这片热土上竞相奔腾,助推沈阳市人才工作再谱新篇、再创辉煌。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梁馨月 图片据沈阳发布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相关文章:

王君正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05-22

聚天下英才 创振兴新篇——沈阳人才“强磁场”已就位05-22

你的心态,是你最好的风水05-22

信长星在无锡调研05-21

102人!吉林省一地事业单位招聘05-21

1元冰杯突然爆火,很多人都在买!有人很疑惑......05-21

人才新政激发创新创业动能05-21

天府新视界丨新闻发言人,如何让人愿意“听你说”?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