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承担的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和个体提高:
学校精神要体现在对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体成长的关注上,通过办学特色的提升增加其含金量。
提高服务意识:
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这是其道德使命和价值的最终归宿。
传播文明,教化社会:
学校应当承担起传播文明和教化的责任,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学校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断探索真理,追求科学进步。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学校精神中应包含艰苦奋斗的元素,鼓励师生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学校需要培养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鼓励师生不断推陈出新,勇于开拓。
团结协助的团队精神:
学校应当倡导团结协助的精神,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育人为本,全面人才教育:
学校的核心使命是育人,以全面人才教育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责任感、政治远见和广博知识。
自强不息,守正出新:
学校精神应当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探索、锲而不舍;同时,还应恪守正道,追求心正、法正、行正,并勇于开拓创新。
拼搏奉献,求实创新:
学校精神中应包含拼搏奉献的精神,同时注重求实创新,鼓励师生勤勉务实、高效廉洁。
自强、务实、尚德、求真:
学校精神应当反映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传统,如自强、务实、尚德、求真等,体现学校的特色和师生的价值追求。
文化使命:
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承担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通过文化教育来化人,完成自身的文化使命。
这些精神共同构成了学校的精神支柱,对学校师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相关文章:
“五一”国际劳动节致广大劳动者的一封信04-30
儋州市关于征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意见建议的公告04-28
河南工学院举行新媒体平台法律知识专题培训04-27
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 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04-25
时政微观察丨“书香是一种氛围”04-24
莒南二小举行读书节启动仪式04-24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04-22
长征副刊丨丹青画卷里的长征壮歌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