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情况下实施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故意犯罪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认识因素:
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这种明知包括对行为本身、行为产生的结果以及可能涉及的特定事实的认识。
意志因素:
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希望是指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放任则是指对结果的发生不积极追求,也不反对,任其自然。
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相对,后者是指行为人在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结果的情况下,由于疏忽大意而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
故意犯罪在法律上通常会受到较重的处罚,因为它反映了行为人较高的主观恶性,并且是犯罪构成要件中重要的主观方面。
相关文章:
洪山十二小“订单式”送教打通城乡教育“最后一公里”04-28
近期发生多起!紧急提醒→04-27
一封感谢信 十年医患情04-24
刚刚,青海玉树发生4.6级地震04-21
这6类人天生容易长血栓,4个血栓的“报警信号”要重视!|每日健康04-20
房子被烧成废墟……只因出门前的这个小习惯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