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最高检:公益诉讼案办理与技术联系最紧密,对技术应用最广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4 16:09:00    

2月24日,最高检举行“公益保护的中国方案”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刘喆会上介绍,公益诉讼案件案情较复杂,涉及专门性问题多,公益损害事实认定、责任区分等具有很强专业性。科学技术手段对公益诉讼办案的线索发现、证据获取与固定、精准提出诉讼请求等具有初始性、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刘喆表示,在检察机关“四大检察”中,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与技术联系最紧密,对技术应用最广泛,覆盖的技术专业也最多。近年来,检察机关以办案需求为导向,坚持科技创新牵引、协同共赢发展思路,在公益诉讼办案中深化各种技术应用,为公益诉讼办案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保障。

一是全方位。公益诉讼各类案件办理全方位地与技术开展合作。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业务领域从最初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财产保护领域拓展到安全生产、英雄烈士保护、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这些领域都涉及专业技术问题,在实践中科学技术对公益诉讼各领域案件办理都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专业性较强,取证难度高,在数据溯源与追踪、应用程序功能分析、网络安全性评估等方面均需要专业技术的参与。

二是全要素。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涉及各专业全要素。实践中,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应用到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快速检测及环境损害、食品药品等理化检验鉴定技术,需要用到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各种仪器设备和各专业的检测方法,会采集各种类的受损样本、形成各类检测指标。如利用定量遥感反演技术评估植被覆盖度、水体悬浮物浓度、富营养化程度和黑臭水体指数,又如,检测水和土壤中有机物和重金属含量,会利用色谱、质谱、光谱等技术。

三是全流程。科学技术手段能够在线索发现与排查、证据获取与固定、证据形成与应用、成效评估与跟踪等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全流程提供有效支持。比如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助力精准发现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问题线索,利用快速检测、无人机航拍等技术第一时间发现公益损害案件线索、固定相关证据,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对检材进行检验鉴定,为公益诉讼办案提供证据,并持续跟进评估办案质效,有力支持了南四湖、太浦河、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等有影响力的重大公益诉讼案件。

澎湃新闻记者 刘璐

相关文章:

“五一”特刊·致敬工匠丨“机车心脏医师”潘春望:毫厘之间护航钢铁动脉05-01

万亿产业爆发前夜,上海人形机器人军团最新策略流出,还有与旧金山相似范式05-01

从安防到场景数字化,海康威视如何破局?| 探访新质生产力先锋系列04-30

市职业健康保护数字化展示馆启用,为国内首创职业健康保护沉浸式科普教育平台04-30

民盟安康学院文科支部携手汉滨区公益支部开展心理健康团辅公益活动04-30

七贤论道 | 女王郑钦文到底还行不行04-29

兴宁市黄槐镇与联通公司达成全面合作,共推“百千万工程”再上新台阶04-27

专家为湖南中小企业应对专利风险支招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