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置招标文件时,应当避免设置可能引起争议的“陷阱”条款,以确保招标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陷阱设置方式及其解决方案:
1. 付款时间设置
陷阱:付款时间可能设置得不明确,导致供应商在前期承担较大的资金成本。
解决方案:招标文件应明确规定付款时间和方式,确保条款符合常理,以减少供应商的财务负担。
2. 检测或检验报告要求
陷阱:可能未明确规定检测或检验报告的要求,导致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报告被接受。
解决方案:招标文件应详细规定样品制作标准、检测报告要求、检测机构资格等,确保报告权威。
3. 加分项时效性
陷阱:加分项如业绩、奖项可能未明确时效性,导致过时的信息被使用。
解决方案:应详细列明加分项的有效期限和颁发单位权威性,防止使用过时的信息。
4. 资格审查设置
陷阱:资格审查可能设置得不严谨,导致不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投标。
解决方案:招标文件应明确资格审查条件,限制性条件应清晰阐述,减少“擦边球”行为。
5. 条款重复使用
陷阱:将资格性审查条款又用作评审环节的加分条件,可能引起串标嫌疑。
解决方案: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资格条件不得作为评审因素,评审因素应在招标文件中单独规定。
6. 允许偏离项数
陷阱:可能含糊处理允许偏离项数,对投标人的影响较大。
解决方案:招标文件应明确列出允许偏离项数及其内容,确保条款的明确性和公正性。
总结
招标文件应详细、明确地列出所有要求和条件,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表述,确保所有潜在投标者都能在公平的条件下参与竞争。同时,应遵循相关法规,如《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以保障招标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相关文章:
“甜蜜的陷阱”04-22
法治小贴士丨上门维修遇到“价格陷阱” 应该怎样维权?04-02
第四范式连续四年亏损收窄 CEO戴文渊称挖掘企业端Agent需求04-01
商汤绝影宣布首批J6M智驾方案量产上市03-31
加速行业智能化 共筑解决方案竞争力 共赢时代新机遇03-22
联发科发布Genio 720/520物联网平台:6nm,AI算力10 TOPS03-12
红星新闻·红星资本局消费维权线索征集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