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亲戚家的孩子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协商与同意
与亲戚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并取得他们的同意和支持。
提交申请
向当地民政部门提交收养申请,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收入证明、婚姻证明、户口簿等。
家庭调查与审查
民政部门会对收养人进行家庭调查和审查,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收养人的身体状况等方面。
法律程序与签署协议
在民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法律程序和签署收养协议。
签发收养证
民政部门审核通过后,会签发收养证,表明收养人已经合法收养该孩子。
办理收养登记
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手续。
提交的材料可能包括收养人的户口簿、身份证、与送养人签订的书面协议、无犯罪记录证明等。
领养后的手续
确保被收养人的出生证明、身份证明、户口本等证明材料得到妥善处理。
请注意,收养法律程序可能因地区而异,具体步骤和要求请以当地民政部门的规定为准。此外,收养亲戚家的孩子可能涉及更简化的程序,特别是当涉及到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时。
相关文章:
“学汇考”被指以提分为噱头诱导消费 南昌一家长申请退费迟迟未果04-30
从几百到近万元不等,号称能护眼防近视的“大路灯”值得买吗?04-27
一张作息时间表背后的故事04-23
我省消防全力筑牢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防线04-22
驻马店官方辟谣“有人当街拐孩子”:有精神问题的女子搭讪人家孩子04-20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04-16
做好平凡的教育事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