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阿坝金川长出产业新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7:54:00    

5月13日,阿坝州金川县二嘎里乡二嘎里村,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以下简称华电四川公司)投入25万元帮扶资金建设的大棚内,4000株草莓番茄幼苗稳稳扎入泥土中。

距该村2小时车程的河东乡八字口村,新栽的工业辣椒苗已长到小腿一半高;二嘎里村西南边海拔更高处,华电新能嘎斯都光伏一期项目和即将开工的二期项目构成一片“光伏苗圃”……一个个项目扎根金川的背后,离不开华电四川公司的产业“托举”。

2023年8月起,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省国资委组织华电四川公司托底性帮扶金川县。一年多来,华电四川公司以产业帮扶为主攻方向,助力金川长出产业新“苗”,有力推动欠发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方一拍即合,“飞地”种起“金果果”

纵贯金川县全境的大金川河,将河东乡、河西乡分隔两岸。近一个多月来,河西乡人发现,对岸河东乡八字口村的土地上,此前种植的桃树已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列列地膜,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八字口村村民刘云花、杨玉芳也随之有了新工作——每日早晨,给地膜上的工业辣椒浇水、施肥。此前,她们从未见过工业辣椒,只是听说,这种辣椒不是用来吃的,但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

据了解,工业辣椒主要用于提炼辣椒碱和红色素,产业潜力较大。2024年5月,省国资委派驻金川县帮扶工作组在河东乡旦甲木足村引入工业辣椒项目,经过3个月培育,20亩辣椒开花结果,辣度经检测后达到标准。

“旦甲木足村的工业辣椒试种成功后,我们便决定投入45万元公益帮扶资金,用于土地流转及购买种苗、农资。”华电四川公司帮扶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华电四川公司将资金注入其对口帮扶的俄热乡嘎斯都村集体经济,再由嘎斯都村和旦甲木足村签订合作协议,采用飞地模式租赁八字口村的土地,共同种植工业辣椒。

“嘎斯都村是纯牧业村,不具备种植工业辣椒的条件;八字口村地处气候温和、阳光充沛的河谷地带,与旦甲木足村相比,更适合工业辣椒的生长。”华电四川公司帮扶相关负责人分析,嘎斯都村有资金,旦甲木足村有试种成功的经验和技术,八字口村有适合种植的土地,就这样,三方一拍即合。按照约定,八字口村主要收取土地租金和务工费,工业辣椒收获后,嘎斯都村收回45万元成本后,再和旦甲木足村针对剩余的收益按比例进行分红。

在工业辣椒田地边,河东乡乡长寇宏昌给记者算起一笔账:辣椒8月份收获,保守预计亩产达2000斤,亩产值可达8000元。八字口村骆理塘社社长刘发健又算起村里的“附加账”:土地流转费用每年每亩800元,像刘云花、杨玉芳这样的务工人员每天能赚到100元劳务费。

“上世纪90年代村里种过大棚蔬菜,后来还建过芍药花基地,都没成功;这几年又种了桃树,但因劳动力不足导致管理不到位、撂荒严重。”刘发健坦言,现在这些“金果果”,让村民们燃起了干劲。

更大范围的推广也顺理成章——就在前不久,金川县正式启动百亩工业辣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省国资委派驻金川县帮扶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示范基地预计今年产值突破200万元,将带动超百户农民增收,400余名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有望成为当地乡村振兴新的支柱产业。”

寻找更多项目,多元化发展乡村产业

在金川县,餐馆里印着“梨”字的饮料很受欢迎。金川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熊永明介绍,4万亩、110余万株雪梨已成为金川的“金名片”——目前,相关企业研发生产的各类雪梨产品达20余种。2024年,金川全县共鲜销雪梨2万余吨,产值达1.6亿元,同时实现雪梨加工产值2.4亿元。

但要想让县域经济的“桌子”牢固,产业的“桌腿”就不能只有一根。

如何寻找更能带动群众增收的产业项目,成为华电四川公司选派的金川县二嘎里乡二嘎里村驻村第一书记杜晓刚思考的问题。2021年,他刚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发现村民只种植了玉米、土豆等作物用于自己食用,更别提像样的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在公司支持下,杜晓刚谋划起高山油菜种植,一家一户动员,最终全村种植了300来亩高山油菜,为村里带来了几十万元收入。

杜晓刚并不满足。2023年,仅需干制就能卖出好价钱的高原雪菊进入他的视野。在二嘎里村,华电四川公司创新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首个特色农产品品牌“聚云端”,2024年共建高原雪菊种植基地50亩,每亩收益达8000元以上。

“托底性帮扶更加强调产业帮扶,要从‘输血’向‘造血’功能转化。”杜晓刚对此深有感触。

新观念正在村民心中萌芽。雪菊基地实现了“群众流转土地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集体分红有股金”,老百姓拿到了真金白银,自然不再需要“口水都说干了”的动员。今年初,就有村民主动问杜晓刚:“杜书记,咱们今年还种花不?”今年,在各方努力下,村雪菊基地扩种到70亩,用于晾晒、包装的雪菊加工房也在加快建设。

就在上个月,华电四川公司托底性帮扶工作专班还专门拜访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谋划雪菊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合作。“目前雪菊销路还有堵点,必须想办法打开口子。”杜晓刚说。

另一边,大棚内种的草莓番茄,已传来关于销售的好消息——3个月后,从大棚里采摘的草莓番茄,将通过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城乡冷链物流直采基地项目运出金川,给村集体经济带来新的收入。

建起“光伏苗圃”,激发县域发展内生动力

5月13日,四川阿坝金川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金勇赶到华电新能嘎斯都“光伏+N”项目现场,查看即将开工的二期项目地块情况。

华电新能嘎斯都“光伏+N”项目总装机50万千瓦,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9.7亿千瓦时。项目分为两期建设,其中,嘎斯都一期光伏电站安装了40余万块光伏板,总装机20万千瓦,目前已全容量投产,成为阿坝州首个投产的大型集中式“光伏+储能”光伏电站。

项目建设激发了金川县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嘎斯都一期光伏项目为例,该项目累计投资约12亿元,建设期间纳税近3000万元,目前累计发电量约3.8亿千瓦时。“项目建成后,每年向嘎斯都村集体支付草地租赁费,惠及96户牧民。”李金勇介绍,项目建设期间,还提供劳务岗位1000余个,租赁当地机械60台;项目运营期间,28名牧民经培训后被聘为光伏运维员,实现了牧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型。

二期项目也在加速推进。近几个月来,金川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信息化局副局长侯定垚和李金勇经常碰面,协调推进二期项目开工前的手续办理。“我们将做好帮扶项目的属地要素保障工作,加紧推动项目落地见效。”侯定垚表示。

与一期项目相比,二期项目地块更大、海拔更高,建设难度更大。“近期就要开工,力争今年12月投产发电。”李金勇给出目标。二期项目建设期间,预计可提供800个就业岗位。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约1.3亿元,每年为地方纳税约1700万元。届时,嘎斯都村的“光伏苗圃”将发展成“能源森林”。

此外,原本偏僻的嘎斯都村,交通条件也有明显改善。目前,华电四川公司已投资1332万元修建跨河桥12座、硬化公路43公里,牧区至县城的通行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1.5小时,牦牛肉等农特产品运输成本降低25%。

在欠发达县域扎根生长的不仅有光伏项目。金川县花果山、二嘎里村民宿,石渠县松格嘛呢文旅特色小镇……2024年,华电四川公司在金川县和石渠县投入产业资金2.71亿元、公益性帮扶资金2069.67万元用于产业振兴发展、基础设施提升、人才教育培训等重点项目,同时,积极参与红原等6个欠发达县域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3.16亿元,有效助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下一步,华电四川公司将持续帮助欠发达县域改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基本医疗基础设施和安全饮水基础设施,培育县域特色高原生态农牧产业链,加大清洁能源投资力度,引导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要素向欠发达县域集聚。(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露敏)

相关文章:

阿坝金川长出产业新苗05-21

闻泰科技拟43.89亿转让集成业务资产包05-20

我市创新三维机制助推审计工作质效双提升05-19

河南省9条公路入选“2025年度美丽公路项目”05-19

麦角硫因概念股受关注 多家公司回应05-19

千年儋州土鸡“飞”出产业新高度05-19

先兆流产请假,单位不批准还开除!法院判了05-18

新疆火炬拟1.25亿元收购玉山利泰100%股权;富创精密两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股份丨晚间公告精选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