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城市烟火正浓,餐桌上美食飘香,烧烤摊前欢声笑语,聚会中觥筹交错。然而,在应急总医院,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却无暇享受这份节日的热闹,他们24小时坚守岗位,与时间赛跑,和“吃出来的疾病”展开一场场较量,被患者亲切地称为“人体消化系统的消防员”。
劳动节首日,一场紧急救治行动迅速展开。食管恶性肿瘤食管狭窄的周大妈,进食“肉食”后出现哽咽感,怀疑食物嵌顿在食管狭窄处,情况十分危急。贾志伟副主任医师、赵亚娇主治医师、房燕红主管护师立即启动急诊胃镜绿色通道,大家通力协作,内镜下精准操作,很快就成功取出异物。术后,周大妈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我又能正常吃东西啦!”

这边刚忙完,又一位患者常大妈急匆匆走进诊室,捂着肚子直喊胃疼、反酸。赵亚娇主治医师凭借丰富经验,询问得知她前一日吃了十多个山楂,当即判断“胃结石”可能性大,建议急诊胃镜检查。常大妈起初害怕胃镜检查,只想开药。医生耐心解释胃结石风险后,她终于同意。内镜检查发现约5*6cm的胃石,贾志伟副主任医师迅速开展内镜下碎石。术后,常大妈腹部症状明显缓解,离开医院时拉着医生的手连声道谢:“大夫,感谢你们救了我一命呀!”

这个“五一”,应急总医院消化内科用快速响应和精湛医术,为患者筑起生命防线,让一个个家庭重归安宁。
通过以上两个病例,应急总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刘晓川为大家进行科普:
【谈触目惊心的食管异物】
1、生活中常见异物类型
临床上常见的食管异物多种多样,其中儿童中最常见的如硬币、纽扣电池、玩具零件、磁力珠。成人中常见的为鱼刺、鸡骨、枣核、假牙、药片铝箔。其中风险较高的如纽扣电池,2小时内可腐蚀食管,尖锐异物,如牙签、针。
2、危险信号: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突发吞咽困难伴疼痛不适,流涎不止,颈部肿胀压痛,胸骨后灼痛,甚至呼吸困难要警惕是否有食管异物。
3、致命误区:有些"土方法"会害人
食管异物的患者自行吞饭团、馒头可能会让鱼刺扎更深。喝醋更是无法软化钙化物质。催吐会增加食管划伤风险。自行取刺容易造成二次损伤。
4、食管异物怎么处理
(1)面对食管异物,首先要保持冷静。慌乱和恐慌可能加重病情,增加风险。呼吸要平稳,尽量保持镇定,以便及时采取后续措施。
(2)背部拍击法或者腹部冲击法:让患者趴在平稳的支撑物上,用力拍击其背部,从肩胛骨下方开始,向上拍打。通过物理振动促使异物脱落,但需要注意力度,避免过于强烈。若背部拍击无效,可以考虑采用腹部冲击法。患者站立或坐着,施救者站在其后方,用力从后腹部向上、向内冲击,目的是通过增加腹腔内压力来推动异物上移。此方法需要谨慎操作,不适用于小儿和孕妇。
(4)及时就医: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患者扔无法将异物排除,需要紧急就医。专业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内镜检查将异物取出,以避免并发症发生。
【胃里也会长结石吗?】
您可能听说过胆囊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但您知道胃里也会长结石吗?在我国,每年秋天是胃结石的高发季节,秋季成熟的黄澄澄的柿子、红艳艳的山楂便是诱发胃结石的“罪魁祸首”。胃结石患者一般会出现上腹痛、反酸、烧心、黑便等症状,如果结石长时间不能排出,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1、胃结石:被忽视的胃中“岩石”
食物中的特定成分,如鞣酸、果胶、钙质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逐渐硬化形成团块,直径可达10cm以上。尤其进食柿子、黑枣、山楂制品。
2、症状识别:胃里的“石头”在说话
胃结石急性期会出现上腹持续闷痛、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症状,病史长者出现胃溃疡、消化道出血导致黑便。
3、诊断解码:科学检查流程
如患者不能耐受胃镜首先选择腹部CT检查辅助医生判断是否有胃石,必要时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胃镜检查是主要检查手段,医生可直观看到患者的结石形态以及是否合并胃溃疡等情况。对于确诊的胃结石患者,可在检查的同时进行胃镜下碎石术。
4、治疗策略:从溶解到手术
胃镜下发现胃结石后内镜下行碎石术,辅助碳酸氢钠融石,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粘膜药物治疗。如胃结石嵌顿幽门、引发穿孔、合并胃癌急诊外科手术,
5、预防指南
避免空腹吃柿子山楂,如进食建议餐后间隔≥2小时;黑枣蒸煮去涩,破坏鞣酸结构;蛋白饮食后不吃单宁酸食物,如海鲜、柿子。
这个假期,愿您:
享受美食,但不忘“胃”雨绸缪。
举杯欢聚,亦铭记“肝”胆相照。

应急总医院消化内科的灯光,就像家人温暖的怀抱,24小时静静守候,为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遮风挡雨,贴心护航。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赵亚娇
审核:刘晓川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来源:北京号
作者:应急总医院
相关文章:
“五一”惊险!应急总医院消化内科为两名患者解除“吃出”的危机05-01
这6类人天生容易长血栓,4个血栓的“报警信号”要重视!|每日健康04-20
39岁年轻父亲患癌,手术心切的他为何被医生紧急叫停?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