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明确到人精确到分 长安街路面35小时“焕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14:06:00    

2025年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为了确保长安街的路面呈现出最佳状态,北京交通部门在今年8月完成了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段的维修养护工程,让路面焕然一新。

据了解,此次维修养护工程历时7个夜晚、总计35小时,实现了38个施工段、8个作业面同步作业。整修后的路面平整均匀,色泽黑亮,路域环境清新靓丽,行驶舒适度大大提升。

今年8月,北京交通部门完成了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段的维修养护工程。北京市交通委供图

深夜“5小时窗口期”安排精确至分

长安街,被誉为“神州第一街”,是重大国事活动和国际交往活动的重要路线。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段全长6.77公里,于2009年实施大修,至今七成路面已运行16年。

据北京市交通委城管处处长孙宁宁介绍,从此前诊断结果看,该路段沥青材质老化,局部维修接缝平整度不足,因日常零星修补造成路面“补丁”75处,如不及时维修,未来几年路面病害高发。

为了全面提升道路品质,市交通委牵头组织实施了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段维修养护工程,于7月29日启动试验段施工,8月7日全面完工。

交通部门通过钻孔取芯、查明病害成因及发育程度,确定了工程方案为全路段实施铣刨4厘米旧路面层、重铺4厘米SMA沥青面层,维修总量约33万平方米。

为减少对社会交通影响,施工定在每日23时至次日4时的“5小时窗口期”内进行,且工期仅有10天,同时还要兼顾阅兵设备搭建等临时调整需求,确保第二日社会车辆正常有序通行,进度压力堪称“前所未有”。

工程涉及了建工养护集团、首发养护公司、地铁、公交等10余家单位,参建人员日均1200余人、机械车辆490余台套,若协调不当,极易出现“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

为此,市交通委联合市公安局交管总队会同天安门地区管委会等单位组建现场指挥部,制定“一图一表一册”,统筹推进工程实施。为最大程度抢工期,将6.77公里路段划分为38个施工段,协调8个作业面同步推进,各项目部制定“分钟级”工序清单,从施工车辆进场路线规划,到铣刨、摊铺、碾压的衔接时间(每道工序误差不超过10分钟),再到作业面移交的清洁时限(退场前10分钟必须清理完废料),均明确到人、精准到分。

施工全部在深夜的“5小时窗口期”内进行,道路养护部门进行路面摊铺、碾压作业。北京市交通委供图

在施工现场,各项目部高效衔接、现场忙而不乱,安全有序。百余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施工工人紧密配合,交通导行、护栏挪移、设备进场、铣刨、清扫、乳化、摊铺、碾压、清场、护栏恢复……“一条龙”施工无缝衔接。随着老化的道路面层被“铲”去4厘米,重新铺上了4厘米新型沥青。路面最宽位置,8台摊铺机并肩作业,它们身后还跟着十多台轧路机。短短5个小时,旧路面 “改头换面”。

8月7日凌晨4时,所有施工段全部完工,完美实现了“短工期、高标准”的要求。

实时监测误差毫米以内

为保障施工质量,提升服务体验,此次工程坚持“全工序、全要素、全时段”的质量管理体系,把控施工各环节。

其中,沥青温控精度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按照标准,沥青出厂温度需严格控制在175至185摄氏度之间,到场温度不能低于170摄氏度,摊铺温度不能低于160摄氏度,初压温度不能低于150摄氏度。从原材料进场开始,每日6000吨沥青需经3次温控检测(入场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均需符合±5℃的精准标准),但凡出现温度偏差,立即要求退场;摊铺过程中,采用“平整度检测仪”实时监测,确保路面平整度误差在毫米级以内;针对路面摩擦系数、渗水系数等关键指标,更是实行“一人一工序、一段一验收”,安排专人对38个作业面逐段巡查,小到一处细微接缝工艺,大到38个施工段的色差统一,均逐一核对、全程留痕。

工程人员检查新型涂料对旧标线遮盖效果。北京市交通委供图

为了解决不同施工段、不同时间铺筑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之间的横接缝问题,施工单位提前设计,将它隐藏在了路口施划的停止线下面,以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美观性。

在扬尘控制上,施工路段铣刨作业时均配备了雾炮机降尘,废料及时清运并覆盖防尘网,进出场清洗设备轮胎等;在噪声控制上,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避免夜间施工产生高分贝噪声,减少对居民休息的影响;在废料处理上,对铣刨产生的旧沥青进行回收利用(利用在别的工程中),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清洁管理上,要求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清理现场,确保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场干地净。

维修养护后的长安街复兴门路段,路面焕然一新。北京市交通委供图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主任王光表示,本次养护维修,精准衔接2028年道路大修节点,保证路面性能稳定至大修前既能改善当下的状况,又避免中间反复中小修,实现了近远期养护需求高效统筹。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张牵 校对 李立军

相关文章:

明确到人精确到分 长安街路面35小时“焕新”09-10

云南首个!元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成全球首个“三遗产”农耕典范09-10

特朗普说希望尽快访华,中方回应08-26

深度|湖南能源保障大变革!“宁电入湘”投产,只需0.0054秒,塞上“绿电”闪达三湘08-20

石湾多年水浸 黑点问题被破解08-12

“绣花针”穿起民心线 华容老旧小区二期改造精绘宜居新篇08-11

G332库根段一级公路主线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08-11

岳北线路车间:​全力推进钢轨更换,筑牢暑运安全线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