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景曦)2月28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京报记者提问:“最近几天,我国大部气温回升,不过预报显示一股强冷空气即将影响我国,会不会有‘倒春寒’的可能?”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黄卓表示,气象学上的“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3月至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一般,北方“倒春寒”多发生在4月至5月,南方多发生在3月至5月。
明天将进入3月,但是否入春要看气温能否达到标准。气象学上进入春季的标准是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且小于22℃。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离春天还有一段距离。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3月1日至3日,受寒潮影响,中东部气温下降6~10℃,局部降温12~16℃。4日至7日,南方地区气温仍持续偏低,也达不到入春标准。8日之后,南方地区气温将缓慢上升。
“未来一两周内不会出现‘倒春寒’,但是仍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需注意防寒保暖。”黄卓介绍。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相关文章:
“五一”假期全国大部气象条件总体适宜出游,假期后期注意南方降雨04-29
尼山有“新”声丨新京报记者陈华罗:济宁的文化氛围无法比拟04-25
我国已累计发布智能制造国家标准472项04-24
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我国瞄准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04-23
上海全天温差10℃,下一场雨将出现在这时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