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什么属于不良记录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2:56:53    

不良记录通常指的是个人在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借贷行为时,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还款,或者存在其他违反信用规定的行为,这些行为会被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中,影响个人的信用评分和信用状况。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不良记录情形:

贷款逾期还款:

包括房贷、车贷、个人信贷等贷款未能在规定的还款期限内按时还款,导致逾期记录。

信用卡透支未还款:

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后,未能在规定的还款期限内按时还款,产生逾期记录。

担保人未履行担保责任:

为第三方提供担保,但第三方未能按时偿还贷款,导致担保人产生逾期记录。

水、电、燃气费等欠费:

未按时缴纳水、电、燃气等费用,导致欠费记录。

“睡眠信用卡”产生年费:

激活后不使用信用卡,因未缴纳年费而产生负面信用记录。

贷款利率上调未及时调整:

贷款利率上调后,仍按原金额支付月供,导致欠息逾期。

法院经济纠纷:

涉及经济纠纷被法院裁决,如败诉等。

被冒用身份证:

居民身份证被他人冒用,产生不良信用记录。

其他不良信用行为:

如违规用卡、恶意骗取银行资金、正在服刑期间或近7年内有刑事犯罪记录等。

不良信用记录一旦产生,将会对个人信用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影响个人在未来申请贷款、信用卡、担保等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条件。因此,建议个人应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及时还款,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信用风险。

相关文章:

“指挥调度中心大屏现不雅视频”,涉事方两度回应04-26

山东将全面推行交通运输涉企行政检查红黄绿分级分类检查04-23

欢迎投稿!烟台黄渤海新区“欣和杯”美德信用公益宣传大赛活动开始啦04-17

京津冀7.24亿条信用数据实现全量共享04-08

“多报合一”扩圈,济南这场年报专题培训辐射近十万家小微企业04-03

国家发展改革委:严厉打击有偿信用修复乱象04-02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从三方面持续推进信用信息开发利用04-02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两办作出重要部署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