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谣行为可能触犯以下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规定了 侮辱罪和 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
规定了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
规定了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规定了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
规定了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综上所述,传谣行为可能触犯刑法中的侮辱罪、诽谤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等,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散布谣言等。具体的法律责任取决于行为的严重程度和相关法律规定。建议遵守法律法规,谨言慎行,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相关文章:
王某因分手心生不满,故意将刘某个人隐私及虚假诽谤内容发布“上墙”,公安机关:行拘6日罚款1000元04-25
最高奖励20万元!韶关公开征集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线索04-24
编造“重金悬赏寻妻”虚假信息,拍摄洱海边哭喊视频博取眼球,网警依法查处04-24
中汽协: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确保用户清晰区别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04-21
房产中介自媒体乱象亟待整治04-15
开展反诈活动 现场为居民止损5万元养老金04-13
“杀洋盘”瞄准外国人,9人因诈骗获刑04-13
村民卢某某,祭祀烧纸引发山火被刑拘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