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卖个二次元钥匙圈,还要当“鉴龄专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20:36:00    

上海黄浦区“要求经营者对8岁以下禁售二次元商品和服务”,上了热搜。初衷很好,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但操作性引发争议:二次元的范围怎么界定?消费者年龄怎么识别?如何通过审核把关来确保内容健康?假设内容没问题,还有必要禁售吗?

现有公开资料中,没找到新规对二次元的详细界定。一般来说,动画、漫画、电子游戏都算。那么《哪吒》《熊出没》《变形金刚》热播时,孩子们能进电影院吗?《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经典IP和衍生品,会不会被误伤?建议设立分级制度,明确哪些作品可向全年龄段开放,对真正需要防范的“高危内容”重点设限,也许能让孩子更开心、家长更放心。

新规还提到,向8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时,应确认已取得监护人同意。假设我是百联ZX的店员,看到有家长带孩子来买《排球少年》的钥匙圈,我会说:且慢!小朋友几岁了?他很可能没带证件,那只能相信家长口头承诺了。按规定,如果不到8岁,就算家长同意,我也不能卖。另外,你怎么证明是孩子的监护人呢?多半也只能口头确认。如果在线上消费,可以设置弹窗勾选年龄,但也可能变成走过场,“勾选即免责”。建议参考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验证方法——购买时短信验证监护人手机,收货时要成人签收,有争议能回溯消费记录。

归根到底,内容审核是关键,必须扫清暴力、恐怖、色情等不良内容。那么请谁来审?又如何制定标准?奥特曼打怪兽的场景,在家长眼中可能是培养正义感,在审核标准里或许是暴力画面。部分商家为规避风险,可能把葫芦娃等经典作品下架,反而挤压了优质内容的生存空间。建议设好红线,发布负面清单或白名单,建立第三方审核平台,过关内容就贴上安全标签,减轻商家自查压力,也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新规努力地想造一把尺子,丈量二次元产业的灰色地带,但是目前的刻度还有些模糊。保护未成年人,简单画一条年龄线,恐怕不够。与其用禁令催生地下交易,不如加强分级设限、身份验证与内容审核。毕竟,真正要隔离的,不是二次元,而是那些腐蚀未成年人的精神糟粕。

相关文章:

五一去哪玩儿?荆州放送福利“第一弹”04-28

狂飙504亿微短剧行业撞上盗版暗礁,年损200亿如何破局04-26

【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多彩”公益诉讼照亮美好生活04-26

王某因分手心生不满,故意将刘某个人隐私及虚假诽谤内容发布“上墙”,公安机关:行拘6日罚款1000元04-25

长隆一乐园摩托表演失误撞倒游客,工作人员回应04-23

微信上线新功能!网友:早该这样了04-18

全国政协常委邱华栋:人工智能版权保护任重道远04-17

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沙坡头区法院审结一起监护资格撤销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