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再买168亿港元!南向资金今年净流入港股已超2600亿港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8 07:04:00    

港股周四冲高回落,南向资金再度逆市抢筹。

2月27日,港股市场交易情绪谨慎,恒指早盘一度突破24000点,随后出现回调。截至收盘,恒生指数、科技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0.29%、1.22%、0.66%,分别报收23718.29点、5881.01点、8734.58点。

不过,南向资金依然表现积极,连续5日净流入,2月27日全天净流入168.98亿港元,创今年以来单日净流入额第三高。今年以来已累计净流入2664.7亿港元。

其实,在科技股的推动下,港股自1月中旬以来开启反弹。Wind数据显示,1月13日恒生科技指数最低下探至4168.04点,此后反弹至2月26日的5881.01点,区间涨幅超38%。

2月27日高位震荡后,港股反弹趋势是否发生变化?

“我们注意到港股盘面开始出现板块轮动,升幅‘落后’的板块有追涨行情,反而前期领涨的人工智能相关股份的表现开始分化,如金山云、万国数据、中国联通、阿里健康及部分AI医疗相关股份的股价早于恒生指数率先见顶回落。食品饮料等必选消费,航空、家电、体育用品、博彩、珠宝等可选消费,以及工程机械、基建、交运、电力、内房股均有资金流入及逆市上升。如海底捞大升6.8%,是升幅最大的蓝筹股。”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对澎湃新闻记者分析称。

颜招骏进一步表示,近期港股的配售活动增加,而离岸人民币及A股也跟不上港股的节奏,从风险溢价的角度来看,现时恒指及MSCI中国指数的估值并不吸引,以美债收益率量度的风险溢价跌至2018年1月以来新低,属于极端水平。随着公司基本面在业绩期逐步验证,港股在高位大幅震荡或回调并不意外。

长江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戴清指出,在“AI+”产业链爆发的背景下,港股正从“红利牛”迈向“AI 牛”。过去3年,港股科技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受到了宏观环境的较大影响,随着AI格局改变,拥有较多AI应用和底层技术的港股科技公司或迎来产业生命周期的“第二春”,从价值股重新蜕变为成长股,业绩兑现或许需要一些时间,但估值的重构已经出现。

中信证券认为,在此轮上涨后,当前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动态PE仅处于历史45%和31%的分位数,叠加业绩预期的上修和卖空占比维持高位,港股安全边际仍然充分。在AI叙事持续催化、基本面预期改善、全球资金轮动的背景下,即便有短期事件性的扰动,港股仍将延续2024年以来的反转行情。

“从中长期角度来看,考虑到中国科技企业的资本开支扩张周期重启、AI带来的降本增效及应用场景全面开花等多重利好,AI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科技股有望在技术迭代跨越中,实现价值的持续提升。科技股可望复制2013年至2015年互联网+的行情,恒生科技指数可望持续取得超额收益。”颜招骏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不过,经历大幅上涨之后,也有不少机构开始提示港股的相关风险。

国泰君安分析认为,前期外部给予关税政策调查窗口期,内部总量预期和产业逻辑共同推升市场风险情绪,港股市场“波动中的修复”思路仍有望延续。但3月需额外重视市场在乐观情绪推动下,已提前演绎“修复式”反弹之后,接下来,预计市场对总量政策预期波动的敏感度将有所放大。

华泰证券指出,当前机器人、AI等主题赛道交易拥挤度创近三年新高,部分主题基金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突破80%,若一季度业绩无法兑现预期,可能引发机构调仓引发的“多杀多”踩踏行情。

澎湃新闻记者 孙铭蔚

相关文章:

深科技:公司存储半导体板块订单量二季度有所增加07-17

推动科研成果融入产业链07-17

太原市区部分路段存在道路破损坑洼 “热线”立即进行处理07-16

市场,突然跳水!发生了什么?07-15

全国政协召开远程协商会 围绕“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商议政 王沪宁主持07-12

国补政策什么时候结束?多地国补暂停后第二轮7月恢复启动:2025年国家补贴截止时间12月31日结束07-05

智趣互联 乐动泉城——2025山东文化娱乐产业博览会 暨第四届山东(济南)游戏游艺博览会盛大开幕07-04

海量财经丨中国汽车经销商6月库存预警指数达56.6%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