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来,王林的生活始终围绕着机床的轰鸣声和航天精密零件打转。作为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首席技师,他早已习惯了与这些精密的“大家伙”打交道。2023年,他多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自此,他不仅埋头于车间,更开始为技能人才和高端装备的国产化奔走呼吁。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觉得当工人没前途。”王林直言,制造业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缺口很大。他调研发现,许多职业学校教的内容和实际生产脱节,学生毕业后很难直接上手工作。更让他担忧的是,学校专业设置大多比较“通用”,缺乏针对航天等高精尖领域的细分专业。

王林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愿意走进车间,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王林建议推广“首席技师”制度,给技能人才更高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荣誉感。令他欣慰的是,这项建议正在逐步落地,许多地方已经开始试点“新八级工”制度,为技能人才搭建起更清晰的职业晋升通道。
今年,王林特别聚焦高精尖人才队伍的建设。他建议加强航天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职业学校形成航天等高精尖领域的细分垂直专业,依托地方大学和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补充壮大航天高技能人才队伍。
除了人才培养,王林还特别关注高端机床的国产化问题。“机床是工业的‘母机’,尤其是同时具备高精度、高刚度、高转速性能的‘三高’机床,对航天航空领域至关重要。”他说,目前国内高端机床还依赖进口,这不仅成本高,还存在“卡脖子”风险。他呼吁加大对国产高端机床的研发投入,整合地方产业资源推进高级机床装备国产化,尽快实现技术突破,避免核心环节受制于人。
“技能人才是制造业的基石,高端装备是制造业的脊梁。”王林说,他将继续为这两件事发声,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到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王效
编辑 欧鹏

相关文章: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05-16
从“实验室”直通“生产线”05-15
以设计之力开启“巡天”之旅05-11
真“刑”!男子为泄愤将电竞椅从16楼抛下05-10
“遍植‘引凤来’的梧桐树!”05-06
区图书馆:书香伴假期 阅读“充电”忙05-05
上海电气医疗集团与临沂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