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中国科学家首揭细菌抗肿瘤关键原理:为癌症治疗提供全新策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4 15:20:00    

中新社深圳3月4日电 (记者 索有为)北京时间3月4日,中国科学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破解了肿瘤与细菌之间的“对话”机制,首次揭示了细菌抗肿瘤的关键原理,为利用细菌治疗恶性实体瘤提供全新思路。

该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陈立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肖意传研究员团队完成。

虽然早在150多年前就有科学家用细菌来治疗实体瘤,但由于细菌疗法缺乏安全性和稳定疗效,一直鲜有人问津。2017年起,刘陈立团队开始将定量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思路应用于细菌治疗肿瘤的研究中。

图为研究团队交流实验进展(资料图)。(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供图)

刘陈立团队通过构建一种特殊的合成菌株,发现合成细菌在结肠癌、黑色素瘤、膀胱癌等多种疾病动物模型上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

研究人员发现,细菌通过一种叫做白介素-10的信号分子与肿瘤内的免疫细胞进行“对话”,让肿瘤内的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白介素-10,向细菌的天敌——中性粒细胞施了“定身术”,从而让细菌躲过免疫细胞的“追捕”。同时,细菌为了自身生存所激发出的白介素-10信号分子,碰巧“唤醒”了肿瘤内的“沉睡士兵”CD8+ T细胞,使它们对肿瘤发起猛烈攻击。正是这种“歪打正着”的机制让细菌既躲过了“被杀”,又攻击了肿瘤。

刘陈立团队还发现免疫细胞中存在一种“迟滞效应”机制,使肿瘤组织中的白介素-10受体水平高,正常组织中的白介素-10受体水平低。这种差异性使细菌只能在瘤内躲避抗菌免疫细胞的追杀,并在正常组织器官中被有效清除,保证了细菌治疗的安全性。

研究人员将该疗法在多种动物模型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这种合成生物改造的细菌能够显著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复发和转移。(完)

相关文章:

转型蓝图蒙阴影:深圳瑞捷扣非亏损缺口难弥补,部分业务陷“补贴依赖症”‌05-12

以设计之力开启“巡天”之旅05-11

用公厕洗手盆浸泡菠萝……街边果切还有这些问题05-10

第52个新物种!从韶关丹霞红色山岩中“长出”的丹霞红岩杆菌05-09

“爱吃菠萝的人天塌了”冲上热搜!看完真的不敢吃了……05-09

中国首位!亚洲首位!赵心童夺冠!他来自深圳!05-06

立即远离!海边遇到这种“塑料袋”,千万别碰05-04

“五一”假期铁路运输今日启动,广铁发送旅客185.6万人次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