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广西桂林象山区:桂林山水的“文化+生态”双遗产协同保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7:39:00    

【来源:检察日报】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文物保护点”在桂林南溪山公园正式揭牌,标志着象山区文物保护工作迈入法治化新阶段。在这场文物与法律守护之约的背后,有一段检察机关以法治力量守护山水间文化瑰宝的故事。

故事还得从桂林南溪山摩崖石刻说起。南溪山存有唐代至民国时期的摩崖石刻共200余件,石刻主要载有药方、诗文、道家思想等内容,其中药方石刻《养气汤方》被大世界吉尼斯认定为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的中医石刻方剂。这些石刻不仅是研究桂林山水文化、医药史与道教发展的重要实物史料,还于2001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这些石刻因遭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曾面临毁损危险。2019年7月,象山区检察院在开展“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中发现这一情况,迅速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通过深入调查厘清问题根源、走访文物专家寻求科学方案、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最终推动各文物保护部门之间建立协作机制,采用科学有效方法对风化石刻主体进行修缮,对石刻主体及保护区范围的15处乱刻乱画痕迹进行清洗,对26处乱堆放的垃圾和焚烧痕迹进行清除。相关部门还申请财政经费,在32处石刻前设置保护告示牌,安装46个高清摄像头实施24小时监控,安排专人巡查,建立长效巡查保护机制。经多方联动努力,南溪山摩崖石刻得到了妥善保护,为全国检察机关办理同类案件提供了实践参考。

此次,象山区检察院设立的检察公益诉讼文物保护点,负责日常监测、专业维护、修复技术研究、普法宣传、线索收集等工作,不仅是南溪山摩崖石刻长效保护的前沿阵地,更是象山区文物保护的重要平台。下一步,该院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优势,探索创新文物保护模式,辐射带动更多文物得到有效保护,让文物成为桂林山水之外的第二张名片,实现“文化+生态”双遗产协同保护。

(本报通讯员黄莉丽 苏婉妍)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民盟安康学院文科支部携手汉滨区公益支部开展心理健康团辅公益活动04-30

洪山十二小“订单式”送教打通城乡教育“最后一公里”04-28

【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多彩”公益诉讼照亮美好生活04-26

淄博市博山区:文化浸润生活 数字赋能社区 共绘文明画卷04-25

南部山区绝美流苏花开如雪04-25

北京暖流浸润圣洁甘孜 这场爱心接力跨越4000米海拔04-22

海沧兴祥社区启动公益先锋系列活动 多方联动助力灵活就业04-17

广东英德:以数字检察助力法律监督提质增效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