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匠心护理,守护健康”珠海市人民医院2025年国际护士节大会在香山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向优秀护理团队及个人献上节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并正式启动“无陪护病房”服务,以便民举措诠释护理工作的温度与担当,为全国护理服务模式创新提供“珠海样本”。
“以前家人住院,全家轮流守夜,身心俱疲。现在护士及陪护员们不仅悉心照料,还教会我们很多康复知识,这种模式真正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在珠海市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试点病区,患者张奶奶家属感慨。

据了解,自今年3月1日起,该院在多个试点推行“无陪护病房”服务模式,通过组建专业化护理团队,为住院患者提供全程、规范的基础护理和生活照护以及多项人民关怀服务,切实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获得家属广泛好评。
“无陪护病房”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由医院护理部统筹调配经过严格培训的医疗护理员组成专组专班,24小时为患者提供精细化护理服务。从日常起居协助、用药提醒、康复训练到陪伴陪检,均由专业护理+陪护团队全程负责,家属无需再为陪护问题奔波劳碌,可通过电话、微信等实时了解患者动态,或在规定时间内探视陪伴,既保障了患者的照护质量,也让家属能兼顾工作与生活。

珠海市人民医院将实行护理标准化、管理全程化、费用透明化,通过“三化”服务实现“双向减负”。
届时护士制定分级护理清单,针对术后、老年、重症等不同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方案,指导及监督医疗护理员对患者实施照护,同时服务收费严格按照珠海市卫生健康局要求,减轻患者家庭经济顾虑。

据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长杨明珠介绍,自今年3月开展试点工作以来,科室围绕“安全、专业、人文”三大核心,通过优化流程、强化培训及增值服务,采用医生-护士-护理员三方共管模式,坚持“充分尊重患者意愿,自愿原则”落实无陪护病房,无陪护率在50%-70%之间,病房整洁度及安静度较前大幅提升,患者好感度明显提高。
其中,科室新开展的集中健康宣教授课、集中功能锻炼,以及人文关怀服务“十分钟倾听”项目,护士们利用休息时间志愿参加到各项增值服务中,让多位患者在病房感受到温暖,收获多封感谢信。
目前,珠海首批“无陪护病房”已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脑血管病科、神经外科、脊柱骨病科等科室率先试点,获患者广泛好评,后续将逐步推广至全院,为全国护理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珠海样本”。

此外,为给护理工作者松绑减负,医院也将计划通过一些小的智能设备、平台,提高工作效率,逐步降低人力成本投入,同时也让护士感受人文关怀、提升自身职业获得感,进一步加强无陪护病房服务,实现精准化、便捷化、全程化、无纸质化护理管理,将护士的时间更多地留给患者。
珠海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崔敏表示,无陪护病房是医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重要实践,未来医院将继续在珠海市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探索护理服务新模式,让医疗更有温度、照护更具品质。
南方+记者 吴枫
【作者】 吴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提供24小时精细护理!珠海市人民医院启动“无陪护病房”服务05-10
药盒变废为宝 扮靓健康宣教墙 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3D宣教墙”让用药更直观05-08
首次确诊!可一次性补偿2万元05-07